2004届艺术校友冯媛媛:引领中国少儿美术教育的先锋女性

发布时间:2019-01-09


十二年来

她只坚持做一件事

教孩子们美术

在阿拉善SEE的慈善晚宴上,

身着Grace Chen华服的冯媛媛,

化身御姐;

走在边远地区,

与当地的留守儿童们交谈,

她又是一位母爱泛滥的母亲;

各种光环与盛赞之下,

回到冯媛媛国际艺术中心,

她还是那位12年如一日的“冯老师”。

别人说:

她是中国少儿美术教育的先锋,她是阿拉善SEE基金会的成员,她是青年商业领袖。

但她说:

十二年,我只坚持了一件事:设法给孩子最好的艺术教育。

 2004年,还在苏大攻读艺术学硕士的冯媛媛,兼职成为了一名外国孩子的美术家庭教师,

从此,她走上了这条摸索少儿美术教育的道路。

 ▲ 苏博素描展 冯老师带领学生参观

有很长一段时间,在上完课回家的路上,

冯媛媛望着自己的影子在昏黄的路灯下越来越长,又越来越短。

她问自己:

这样辛苦,单调,不见成果的家庭教师的日常,

是我想要的吗?

我到底在坚持着什么?

每每这时,我的一位国际友人对我说:Your work is so meaningful!(你的事业,千金不换!)

 2016年暑假冯老师亲自带学生去伦敦游学

就这样,她坚持了十二年。

这12年,除了生孩子的一个月,其他时间,她几乎每天工作到凌晨1.2点。

由于伏案工作太久,曾经一度无法把手臂抬高,年纪轻轻,脊柱已经增生。

靠着这股拼劲,冯媛媛带领她的团队用独创的一套完整、科学、启发式的少儿美术教育模式,为中国少儿美术教育拓出了一条非比寻常的路,让众多孩子的绘画作品走向全国,走向世界。

 ▲部分学生作品

在冯媛媛的机构里,

美术教案一卷卷规范地罗列摆放,

厚厚的教案,只是冯老师和团队们研究成果的冰山一角。

她说,几乎每年都要更新30%的课程。

“我们需要对孩子有足够的尊重,自信的孩子才更具备创造力。”

冯老师的美术教育不是临摹不是示范,而是教会孩子思考和观察的方式,更多的是对思维的启发

如今,冯老师的很多学生已进入国际一流的艺术院校进行深造。

她说她很骄傲,很幸福,已经真的桃李满世界了!

给中国孩子最好的美术教育是冯老师赋予自己的最初使命,

而加入阿拉善SEE环保公益组织,则是一个企业家在践行社会责任。

人不仅是为了个人的生存而奋斗,人活着是为了让这个社会更美好。

望着破败的土房子,我蹲下身,抹了下孩子脸上的泥巴:

你想离开大山到外面去吗?

孩子愣愣地说,不想。

接过我们送去的书包转身就跑了。

这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回答。

因为各种机缘巧合

冯老师加入了阿拉善SEE基金会。

这是一个的环保公益组织,聚集了刘晓光、王石、冯仑、任志强等中国商业领袖。

 ▼(左一)阿拉善SEE基金及活动与绿城房产CEO钱晓华合影  

▲(左二)与阿拉善SEE基金会第二任会长王石合影

 ▼(左一)与阿拉善SEE基金会第五任会长任志强合影

▲(左二)在意大利与世界顶级男装品牌Stefano Ricci创始人的儿子交流艺术

冯媛媛国际艺术中心明年将在苏州新增3个教学点

冯老师的家长们说,这么好的教育理念就是得多开,

让更多的孩子能够接受好的艺术教育,冯老师功德无量。

在第三届加拿大世界杯青少年绘画大赛中,冯媛媛机构选送的儿童作品斩获了13个奖项中的4个奖项

“我还想把美学教育带给大山里的孩子,环保公益的根本是要树立观念,教育更是如此。

这些年的回忆在我脑海里闪现,我竟然没有发现关于自己的部分;

翻看手机相机里的照片,有孩子有作品,唯独没有自己。

冯媛媛,你,在哪里?”

从小学到大学到办学,从乖乖女到女学霸到女校长,事业上是先锋,镜子里的自己却许久没有认真对待。

“有些事情不是你不会,而是你不想。”

对于深谙美学的冯老师,健身、化妆、服饰搭配如今都是信手拈来。

扮美自己是女人的天性。

用美术点亮生活,则是冯老师的又一创意——成人绘画班。

冯老师身边,围绕着一群认真、专注、热爱生活的妈妈,她们的生活除了事业、孩子,还有自己。

“学美术的过程,是审美不断提升的过程。学习绘画之后,妈妈们转变都很大。对于生活美学的追求也越来越高。”

冯老师称之为“一群爱美的人的化学反应”。


以上内容转载自2016年12月头条苏州